從來沒有在前往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旅行之前,沒有認真的作功課;
也從來沒有在前往一個陌生的城市之前,會覺得可以不用認真地安排行程,就算沒有去到所有景點,就隨性地過幾天輕鬆日子也不打緊。
而曼谷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從來沒有在前往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旅行之前,沒有認真的作功課;
也從來沒有在前往一個陌生的城市之前,會覺得可以不用認真地安排行程,就算沒有去到所有景點,就隨性地過幾天輕鬆日子也不打緊。
而曼谷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因為H1N1的關係,原本的員工旅遊東京團,在出發前一週內大轉彎改為曼谷團,突然來臨的曼谷團雖然讓我有點措手不及(因為我是福委),但因為反正也沒去過曼谷,這樣的調整其實也挺開心的,整趟旅程的安排也很悠閒,所以曼谷的遊記,就先從不開心的事情起頭,之後就都會是愉快的經驗囉!
抵達曼谷的第一天,搭著大巴士進入市區後,大家看到街上五顏六色的計程車都非常新奇,「桃紅色的耶」、「小紫耶」、「還有天空藍」、「這邊有黃綠雙色喔」,這樣發現新大陸般的驚呼聲此起彼落。其實不同的顏色只是代表不同家車行,但這樣繽紛的顏色的確很適合東南亞;除了計程車顏色之外,其實連我們搭的泰航機艙內座位椅套也都是五彩繽紛的。
Macy's 梅西百貨的感恩節大遊行自 1924以來,已經成為每年必舉行的傳統活動,甚至也成為紐約市觀光的主要景點之一。感恩節遊行的前身其實是耶誕節遊行,遊行的主角則是中央公園動物園中的動物們;到了 1927年,開始有巨型飄空氣球的加入,後來一些大家熟悉的卡通主角如米老鼠、大力水手、Snoopy等也都陸續成為氣球的主題。
遊行在每年的感恩節當天上午舉行,上午九點從中央公園西側的 77th St.(靠近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出發,沿著中央公園西側往南走,通過 Columbus Circle 之後轉入 Broadway,一路走到位在 34th St. 的梅西百貨正門口。整個遊行除了巨型主題飄空氣球,還有各式各樣的主題花車,以及類似樂儀隊、啦啦隊等的表演,全程走完約三個半小時。
(更多 Macy's Parade 的相關資訊:梅西百貨感恩節遊行專屬網站)
我想知道為什麼那一幅「隆河上的星空」讓我如此激動,於是我開始搜尋 Van Gogh的相關資料。網路上的資料都有點片面,有些有著分歧的說法,然後我找到這本蔣勳的「破解梵谷」。
我還記得當年在美國唸書的時候,我買了這張「星光夜間咖啡屋」的重置海報貼在房間的牆上作為裝飾;那時候什麼都不懂,只知道這是 Van Gogh的作品,只覺得它很美,跟房間色系偏暗的家具很搭。
1888 年2月,Van Gogh 離開了讓他畫風有極大轉變的巴黎,來到了法國南部的阿爾 (Alres)。相對於百花齊放的巴黎都會,阿爾是一個保守的農村小鎮,梵谷在阿爾沒有朋友,當地的農民甚至覺得他是個奇怪的人。
"It often seems to me that the night is much more alive and richly colored than the day." ~Vincent Van Gogh, Sep. 8, 1888
早在多年前 MOMA 尚未重新擴建整修,我第一次參觀 MOMA時,就為他館內的規劃、館藏的風格所吸引;這次再訪紐約,MOMA 是一定要去的景點,而我運氣很好的是,這段時間 MOMA正好有 Van Gogh 特展;我這個看熱鬧的外行人本來就比較偏好印象派的作品,原因其實也很外行,我覺得這個時期的作品,帶有寫意的美感,但又不會看不懂!
這次特展的名稱為 "Van Gogh and the Color of the Night",直接讓人聯想到 Van Gogh 著名的 The Starry Night。
特展每天是有參觀人次限制的,所以進到 MOMA館內之後,還得到二樓展場外領取特展的入場券,依照指定的時間進入展區。在特展區外等待進場時,不禁有一種朝聖的心情。在特展中把 Van Gogh 的作品區分為五大階段,從早期的景觀作品、描繪農莊生活時期、播種者和麥田、直到以夜景為主的前後時期,在展場內,把夜景時期稱之為 "Poetry of the Night" 夜的詩篇。
已經忘記是什麼時候開始對 Musical 有興趣了,只記得那時候還是 Andrew Lloyd Webber 的全盛時期,那個時候,韋伯的歌劇魅影、日落大道、貓、艾維塔等,除了在紐約的 Broadway,在倫敦也有固定的演出,甚至還有全美各大城市的巡演。除了韋伯的作品,悲慘世界、西貢小姐、芝加哥、獅子王、吉屋出租、變身怪醫等,也都是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戲碼;而在這麼多年之後, Broadway 只剩下歌劇魅影、芝加哥及獅子王還屹立不搖。
因為對 Broadway 現有的表演不大熟悉,於是在出發前作了一點功課(詳見前文:NYC之旅行前作業~Broadway Show)。一開始在看書面介紹的時候,書上只說了 Avenue Q是一齣結合真人與芝麻街布偶的表演,對種族、政治、同性戀、性、事業等有諸多諷刺的一齣作品,看起來好像有點嚴肅,所以剛開始並沒有考慮要看這場表演;但因為介紹中提到 Avenue Q曾獲得東尼獎「最佳音樂劇」的獎項,我對這齣戲開始有點好奇,於是上 Youtube 找看有沒有片段影片或音樂可以對 Avenue Q有更進一步的瞭解。而那一首 "The Internet is for Porn" (網路是為A片而生的) 讓我笑倒在螢幕前,當下就決定我一定要去看這一齣表演!(請見前文 NYC 之旅行前作業~ Broadway Show 中的 Youtube 影片連結)
這齣表演中的男女主角,可以算是上圖中的兩個布偶 "Princeton" 和 "Kate Monster",其他的角色中,除了有一對美國人+日本人組合的未婚夫妻 (Bryan and Christmas Eve..不要懷疑,那個日本人角色的名字真的就叫做 "耶誕夜") 以及房東 Gary Coleman 是真人角色之外,其他角色都是布偶;但在演出中布偶的操控演員並沒有刻意被遮掩,反倒是操控布偶的演員與布偶角色的互動也是劇中很有趣的一個部分。
當飛機緩緩降落,JFK 甘迺迪國際機場越來越接近,
突然間有種泫然欲泣的感動,
我在心裡吶喊著:"Here I am again!!"
是的,回應了八年前許下的承諾,我即將再次踏上紐約的土地!
在美國唸書那幾年,不論是有巡迴的劇團到 Boston表演,或是自己有空到 New York 玩耍,都會抓緊機會看場表演,只要是有去觀賞的表演,我都會買本節目單,然後把當天的入場門票訂在封底裡,作為紀念;如果喜歡當天的音樂,我也會把原聲帶買起來聽。蒐集節目單及原聲帶,也算是一種小小的興趣。因此這次的紐約行,Broadway Show 當然是不能省略的行程囉!
我還記得第一齣看的音樂劇就是 Phantom of the Opera,那是1995還是 1996年吧,那一年 Phantom 在香港巡演,剛好那時跟阿姨們一起去香港觀光,我就吵著一定要去看戲。在開演前半小時終於搶到最後一張票,雖然位置不算很好,但華麗的舞台、從場中急速往舞台墜落的水晶燈、感人的故事情節、美妙的唱腔及旋律,都為我的第一次 Broadway Show 體驗帶來很大的震撼。直到現在,如果有第一次要看Broadway Show的朋友問我推薦哪一齣戲,我還是會建議 Phantom of the Opera,畢竟這是一齣大家對劇情、音樂熟悉,舞台效果又極具張力的表演。
距離上一次離開紐約,已經幾乎是八年前的事了,
那時候的紐約剛結束一場多年未見的暴風雪,
那時候紐約的天際線還看得到著名的 Twin Tower,
那年的冬天,我搭著火車從 Penn Station離開,心裡許下一定會再回來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