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唸書那幾年,不論是有巡迴的劇團到 Boston表演,或是自己有空到 New York 玩耍,都會抓緊機會看場表演,只要是有去觀賞的表演,我都會買本節目單,然後把當天的入場門票訂在封底裡,作為紀念;如果喜歡當天的音樂,我也會把原聲帶買起來聽。蒐集節目單及原聲帶,也算是一種小小的興趣。因此這次的紐約行,Broadway Show 當然是不能省略的行程囉!
我還記得第一齣看的音樂劇就是 Phantom of the Opera,那是1995還是 1996年吧,那一年 Phantom 在香港巡演,剛好那時跟阿姨們一起去香港觀光,我就吵著一定要去看戲。在開演前半小時終於搶到最後一張票,雖然位置不算很好,但華麗的舞台、從場中急速往舞台墜落的水晶燈、感人的故事情節、美妙的唱腔及旋律,都為我的第一次 Broadway Show 體驗帶來很大的震撼。直到現在,如果有第一次要看Broadway Show的朋友問我推薦哪一齣戲,我還是會建議 Phantom of the Opera,畢竟這是一齣大家對劇情、音樂熟悉,舞台效果又極具張力的表演。
而在照片裡看到的這些節目,目前在 Broadway 仍有上演的只剩下 Phamton of the Opera 以及 Chicago了。Phantom 雖然精彩,雖然很適合我那第一次要看 Broadway Show的同行朋友,但我實在不想再花錢看第三遍了(多年前在紐約陪朋友看了第二遍);因為今年 Mamma Mia被改編成電影上映,對我朋友來說應該會是一齣容易入門的表演,但適合我們時間的場次居然都只剩超貴的票了,於是我就重新來做功課啦!
「本劇將美國知名兒童節目【芝麻街】帶上舞台,是百老匯第一齣結合布偶與真人共同演出的前衛傀儡音樂劇,故事融入跨種族約會、研究生失業、同性戀、色情網路等議題,並以一條位於紐約的虛構街道 Avenue Q為場景,在這裡,人們與傀儡比鄰而居,一同面對愛情、性、金錢、事業,以及其他不可告人之事等問題。自2003年在百老匯上演以來,大獲好評,並曾榮獲東尼獎「最佳音樂劇」獎項。」
(以上圖片擷取自 Avenue Q 官方網站)
但相較於安德魯洛伊韋伯全盛時期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表演,這些新的戲碼對我來說其實很陌生,所以我也上了 Youtube 找看看有沒有相關的音樂或片段可以先瞭解一下的,於是我發現的這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 The Internet is for Porn.
「《髮膠明星夢》原本是1988年上映的一部喜劇電影,講述60年代一個名叫翠西特布蘭德的女孩為了追逐名利參加電視臺的歌舞秀的故事。該片上映後並未引起轟動,但被改編成百老彙音樂劇後卻經久不衰,翠西母親的角色更是成了經典。舞臺劇演員哈維菲爾斯騰因為扮演該角色獲得“東尼獎”。2007年由約翰屈夫塔和皇后拉提法主演的歌舞片《髮膠明星夢》則是捲土重來將本劇重新搬上大螢幕的作品。」
(以上圖片擷取自 Hairspray 官方網站)
從上述的介紹來看,應該也是一齣歡樂的歌舞片,而且我剛剛上她的官方網站看,上面說明年一月這齣戲就要在 Broadway 下檔了呢!
我在 Youtube 上面找到的影音應該是去年電影版的主題曲- You Can't Stop the Beat,但已經可以感受到這齣戲熱鬧的氣氛了!
「Mary Poppins 是由1964年迪士尼製作的電影,也是迪士尼至今得到最多奧斯卡獎座的作品。故事改編自英國兒童文學作家 P.I. Travers 著名同名小說。主角是一位褓母仙女 Marry Poppins,她來到人間幫助 Banks 家的兩位小朋友重拾歡樂,並讓他們忙碌於事業的父母瞭解家庭的重要性,十分溫馨感人。」
(以上圖片擷取自 Mary Poppins 官方網站)
這部片當年的電影版還是 Julie Andrews 主演的呢!而且這樣的題材,感覺很適合感恩節以及聖誕節這樣的季節。在 Youtube 上面找到的是一首很可愛的歌曲!
註1:以上劇碼介紹引用或參考自 MOOK-紐約經典之旅及紐約客的紐約。
註2:以上戲劇相關圖片皆擷取自各表演之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