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內藝術祭跳島行程的第二個島來到高見島。
高見島全島面積只有 2.56平方公里,和前一個本島比較,只有本島的一半還不到。 2.56 平方公里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概念呢,大約是1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大小;開車大約40分鐘就能繞完一圈的綠島也有 16平方公里,這樣感覺起來,高見島真的很小巧。
目前島上居民只有43人,主要都集中在東南側的兩個聚落,島上沒有大眾交通工具,主要的作品展點都是徒步可達的距離。
從本島搭乘快艇前往高見島只要25分鐘,停靠的港口有著一間小小的白色屋子就是船票販售處兼候船室。
因為藝術祭的緣故,還沒下船遠遠就能看到碼頭區兩排鮮黃色的旗幟迎風歡迎訪客;走上岸工作人員很主動地發給每位遊客高見島的地圖,指引大家前進的方向。在港口就可以感覺到,除了工作人員之外和剛抵達的遊客之外,這港口沒有甚麼商業運輸往來的痕跡。
隨著藝術祭帶來的觀光人潮和喧囂,想必為這寧靜,甚至可能幾乎被遺忘的海島小鎮引起不小的衝擊。
高見島上的展品隨著島民的生活足跡,散佈在島上的兩個主要聚落中,島上也只有一條主要幹道,很難迷路的。
我在高見島上的停留時間只有一個半小時,加上還想在這裡打發午餐,因此其實只走了三個作品的位置。
一下船馬上就會遇到的就是編號115,小林敏宏的 「Sea Room」。
這是一座由玻璃罐堆砌而成的小堡壘,每一個玻璃罐裡頭裝的都是海水,所謂的 Sea Room 就是由海水構築、被海水包圍的房間。
最有趣的是走近這片玻璃牆,透過海水在玻璃罐裡的鏡射,觀賞外面的世界,每一層每一瓶都是不同的景致。
靠近堤岸邊編號 116的作品「望鄉之火」是五墩由屋瓦築成的火炬。
沿著海岸線排成一線,展期中只有周末下午四點之後會燃起火焰,遠看彷彿是五座巨大的燭台,為離島多年的異鄉遊子們點一盞燭光,指引著返家的方向。
也許也能解讀成這座人口日漸稀薄的小島的期盼吧。
順著路往下一個作品所在地前進,路旁亂長的植物們給這座島增添原生的風景,卻也可能是人煙罕至的證據。
一路上經過的屋舍大多是閒置的空屋,這景況感覺有點心酸。
目的地位在一座小丘上,上坡路有一點陡,於是在上坡入口處提供愛心竹杖供給需要的人自行取用。
稍微走了一點高度,開闊的瀨戶內海風光就在眼前。
編號125的作品「海のテラス」是一幢位在山丘上的兩層構造老房子。原本的格局、建築結構,搭配現代藝術的元素,嘗試營造今昔對比的反差。
走到二樓,昏黃的燈光刻意製造倉庫般的陰暗感,所有的器具、家具擺設彷彿感覺時間靜止了,卻也有種人去樓空的唏噓。
那陣子在台灣很紅的黃色小鴨也出現在此。
然而這棟建築最棒的地方就是屋舍正前方寬闊的海景。
正因此這裡也搭起一座平台,提供遊客一個簡單的午餐空間。
其實我到高見島最主要就是為了這頓海味午餐。
簡單的瀨戶內牡蠣義大利麵搭配第一排的無敵海景,多雲的陰天已經是如此風光,若是晴朗的碧海藍天整個色調應該更迷人~
其實在觀海平台另外一角的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白色幾何狀的拱門後,才是創作者結合自然風景的巧思。
走進入口,白牆往兩面延伸,牆上用大面積的鏡子舖滿,然後坐在前方的座位區,這裡才是最厲害的觀海區。
因為鏡面的反映,坐在這裡360度都被海景環繞,好奢侈的空間啊!!
而且這面鏡牆對獨自旅行的旅人真是一大福音,終於在這裡拍了好幾張人跟風景比例比較協調的自拍照~~ XDDD
路旁可愛的小風景。
查資料的時候有看過高見島也是個貓島的相關介紹,一路上的確也遇到喵們自在地在路上晃盪、打盹,甚至大剌剌地窩在路中央,因為藝術祭帶來的人潮不沒有影響他們的日常作息。
多雲的天候讓人覺得天色暗得更快,抓緊時間回到高見港,跳上船繼續下一個行程,也是這日跳島路線的最後一個目的地:粟島。
粟島雖然比高見島大一點,但其實也只有 3.68平方公里。比澎湖的吉貝嶼(3.1km) 稍大,人口僅僅不到300人,只有吉貝的五分之一。
不過港口風景感覺比高見島熱鬧許多。
也許是因為藝術祭的關係,沿著海岸線的主要幹道上的商店街很熱鬧,熱情親切的阿伯阿姨們都站在店門口招攬生意。
這時一心只擔心趕不上 mt ex 粟島展,匆忙地走進一家店問路,阿姨超熱心地拉著我走出店門幫我指引方向,說著前面藍色建築的路口右轉直走馬上就到了。
託熱心阿姨的福,很順利地來到粟島小學校- mt ex 展的所在地。
關於 mt ex 粟島展記錄在另一篇文章裡囉~[2013 秋 瀨戶內] mt ex 粟島展@ 令人失心瘋的粟島小學校
島上大部分的展點只開放到 16:30左右,離開 mt展之後已經將近四點,能夠參觀的地方所剩不多。
從粟島小學校的小山坡走下來,第一個遇到的就是編號126的作品「Subtle Intimacy」。
展場由當地老屋整理而成,入場有人數管制,我在門口稍微等了一會。
室內一片漆黑,唯一發出光亮的只有展品的那幾片,矗立在空曠和室中央的玻璃牆。一片片玻璃中鑲嵌的是由當地人協力採集的粟島本土植物,黑色的空間裡透過玻璃及微弱的光線表現的植物們宛如從山林裡、深海中被發掘的、與地層水乳交融了千萬年的活化石,閃爍著生命多樣化的光芒。
順著路往海濱的方向走,另一個依然開放著的空間就是「粟島海洋紀念館」。
這裡曾經是日本第一間水手學校所在地,館內有相當豐富的船舶、海事資訊展品。
循著懷舊風格的走廊,來到位在紀念館內的 No.133 號作品「粟島製塩所」。
瀨戶內海沿岸自古以來多是製塩盛行的地區,因此這個作品的主角就是「塩」。展區的整個房間裡用透明防水布搭建成一個彷彿太空艙般的實驗室空間,引入瀨戶內海的海水,透過機器霧化灑落在這個空間裡,塩結晶像雪花般凝結,走在裡頭有如走進一座由塩構築而成的迷霧森林。
在 Youtube上找到一段影片介紹,可以感覺一下這個有趣的作品。"粟島製塩所 山本浩二"
離開粟島海洋紀念館,差不多也該準備去搭船返回高松。
原本熱鬧的商店街也陸續打烊。
表定的船班時間是 17:05。這時排隊等船的遊客為數不少,加上開始飄起雨來,工作人員很機動地提前安排1-2班船,讓已經在港口等候的人們陸續返航,非常貼心。
我上船的時候,船艙裡已經沒有座位了,只得站在船尾的甲板上。
渡船慢慢駛離粟島港,站在棧橋邊的工作人員很開心地歡送我們這群因為瀨戶內藝術祭與粟島萍水相逢的遊客們,不停地揮舞著雙手,直到成為遠方的一個小點。
我們也用力揮著手回應,這樣的場景總是讓我很容易感動,忍不住就紅了眼眶。
第一次的瀨戶內海,第一天的藝術祭巡禮和這三個有點冷門的島嶼相遇,心裡滿溢溫暖的感動。
[如何前往高見島]
- 若從高松出發,搭乘JR予讚線至「多度津站」;從JR車站步行至「多度津港」,轉搭三洋汽船前往高見島,每天四班次。
- 三洋汽船時刻表
- 關於高見島的介紹(日文網站)
[如何前往粟島]
- 若從高松出發,搭乘JR予讚線至「詫間站」;從詫間站轉搭「詫間三野線」巴士前往「須田港」;再從須田港轉搭粟島汽船前往粟島,每天八班次。
- 詫間三野線巴士時刻表
- 粟島汽船時刻表
- 關於粟島的介紹(日文網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