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JPG

因為一段歷史的牽引,我從北九州的門司港來到了位在本州山口縣的下關。

在這一段北九州和本州之間的海域名為「関門海峽」,舊名「馬關海峽」。從中文來看,熊熊會覺得「関門」這樣的名字有點好笑,但這其實是來自「下関」和「門司」兩地的地名組合而成。

看似平靜的海面,卻是八百多年前源平合戰最後的舞台,曾經叱吒一時,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平氏一門覆滅的地方。

001.JPG 003.JPG 004.JPG

站在門司港邊就可以看到不遠處的關門大橋。

除了陸路之外,來往門司港和下關之間也可以搭乘「関門聯絡船」,每20分鐘一班,船程只要五分鐘就可以抵達對岸。

不知道是因為這一帶本來就不算熱門的觀光景點,還是這天正逢大部分店家的定休日,路上行人遊客三三兩兩,登船時快艇上連我也只有四名乘客。

006.JPG 007.JPG

下船的地方是唐戶市場。

唐戶市場是水產為主的集市,每周五六日市場一樓還會變身為壽司街,新鮮水產直接做成美味的壽司生魚片,光想像那個畫面就令人垂涎;可惜來的這天既非周末,時間上也早過了市場營業時間,只好認分地沿著海邊的道路,朝關門大橋的方向前進。

我的目的地是赤間神宮和關門大橋下方的壇之浦古戰場。

008.JPG 009.JPG

當時一心只想著源平合戰,卻忘了下關其實是個和台灣很有歷史淵源的地方。

下關舊名馬關。西元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朝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廷只得向日本求和,於是派了李鴻章赴日議和;1895 年簽訂「馬關條約」,除承認朝鮮為獨立國之外,並將台灣、澎湖、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開放沙市等七處通商口岸、內河航行權,提供最惠國待遇,以及賠償巨額款項。馬關條約簽訂之後,台灣自此進入長達五十年的日據時代。

當年的議和地點,就是這面向關門海峽的春帆樓。

春帆樓自明治10年(西元1877年)開業,後以河豚料理聞名。因為河豚體內含有劇毒成分,若未經過妥善處理食用很容易中毒,歷史上也發生過多次誤食河豚毒發身亡的事件,為此江戶時代甚至頒布了「河豚禁食令」,直到明治21年(西元1888年) 伊藤博文於春帆樓品嘗河豚料理之後,才促成山口縣令解除此禁令,之後春帆樓也成為第一家獲得公許的河豚料理店。
(參考資料: 春帆樓歷史日本漫遊)

010.JPG 011.JPG 012.JPG

春帆樓東側一棟兩層樓建築規劃為「日清講和紀念館」。

當年會議中使用的物品及一些相關資料都保存在這裡,另外也重現了當年的談判桌。站在這裡彷彿也看到當年清廷逐漸走向衰敗的命運。

013.JPG

當年李鴻章就下榻在春帆樓附近的「引接寺」。議和期間李鴻章頻繁往來於引接寺及春帆樓之間的這條小徑,現在也以他的名字做為紀念。

014.JPG

和春帆樓僅有一牆之隔的赤間神宮就是我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在日本能夠被稱為「神宮」的地方必定是奉祀日本皇室先祖神靈 (例如伊勢神宮,以天照大神、豐受大神為主祭神)、天皇和對大和平定有功的特定神祇。(參考來源: wiki 神宮)

赤間神宮奉祀的是安德天皇,死的那年才只有八歲。

015.JPG 016.JPG  019.JPG

安德天皇 (西元1178-1185年)是高倉天皇的長子,另一身分是平清盛的外孫。當時平氏一門盛極一時,為了鞏固家族權力,平清盛將女兒平德子嫁入皇室作為高倉天皇的中宮;安德天皇出生隔年即被立為太子,兩歲時高倉天皇禪位,還在牙牙學語的嬰孩就這樣成為天皇,外祖父平清盛則掌握實權,平家勢力至此達到顛峰。

如同「平家物語」一書開頭就點出的: 

「祇園精舍的鐘磬,敲出人生無常的聲響;娑羅雙樹的花色,顯示盛極必衰的道理。驕奢者不久長,猶似春夢;強梁者必消逝,恰如輕塵。」

安德天皇即位隔年平清盛因病辭世,平家第二代在嫡長子平重盛死後再無突出的人才,接掌家業的平宗盛無力撐起家族勢力,加上源氏一門重新崛起,平氏一族盛極至此,也開始走下坡了。

020.JPG 021-1.JPG 021.JPG

西元1183年,俱利伽羅一戰中平維盛率領的平氏十萬大軍大敗,軍隊折損過半,平維盛輾轉逃回京都;不久平家帶著安德天皇,以及象徵天皇皇權的三種神器(八咫鏡、天叢雲劍、八尺瓊勾玉)撤出京都前往西國,期待藉著控制天皇、掌握三神器維持權力,最後暫時落腳在讚岐國的屋島 (位在現在高松市的東北方)。根據平家物語的記述,屋島上本來要用以作為御所的建物太不稱頭,於是安德天皇和平氏女眷們繼續把來時的御船當作主要活動場所,每天生活在浪濤之上,心裡想必也是一點都不安穩。

其後源氏逐漸與皇室靠攏,平家雖出逃至西國,但逐漸控制山陽道一帶和瀨戶內海,儲備捲土重來的能量。期間源平之間仍持續著大大小小的戰役,直至 1184年2月4日,源義經發動奇襲,就像大河劇「義經」第一集一開始演出的那樣,義經從平氏無法想像的、本陣後方的急陡坡率領40餘騎縱馬直下殺入平氏本陣,平家陣腳大亂,節節敗退逃竄,死傷慘重,殘軍乘船逃往屋島,這就是日本史上著名的「一之谷之戰」。此戰中平家折損多名重員大將,勢力受到極大的打擊。

022.JPG 023.JPG

 於是平氏餘部又退回屋島,在那之後和源氏勢力仍發生大大小小的衝突,但源氏一時也還無法將平家一門完全拿下。直到西元1185年3月24日的壇之浦決戰。

只能說當天命註定如此的時候,真的就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壇之浦戰場就位在現在關門大橋下方的海域。這一戰源義經銜命出征,清晨時分,雙方已經在海面上佈好陣勢,上午的海流對平家相當有利,於是平家主動出擊,一時源氏軍只有挨打的份,以為這僵持的局面還是得再延長下去。這時源義經心生一計,不顧當時戰場上的暗規,下令射殺敵方船上的水手及舵手,讓平家戰船失去機動能力。

局勢在正午之後呈現180度的轉變,海流轉向變為有利源氏的方向,源氏戰船逼近平家陣營,甚至登船開始展開近身肉搏戰,情勢完全逆轉。平家一門眼見大勢已去,為免被俘受辱,紛紛投海自盡,連女眷也不例外;年僅八歲的安德天皇被外祖母二位尼(平清盛正妻)抱著,說了「海底之下也有皇都」,連同三神器一起葬身海中。

平氏一族叱吒風雲近30年,還來不及傳到第三代,就隨著潮落,消逝在浪花泡影之中。

自此源氏一族算是出了一口當年被平家幾乎趕盡殺絕的惡氣。那個年代對於怪力亂神之說很是在意,隔年源賴朝為了安撫安德天皇的亡靈,在現在的赤間神宮建立阿彌陀寺,明治時代改為赤間神宮。本應無憂無慮的八歲孩子,在家族權力競逐下無奈地被犧牲,自此沉睡於海底。

(resource: 一之谷之戰壇ノ浦の戦い安德天皇源平合戰)

024.JPG

三神器是古代日本以來天皇權力的象徵,就像中國的傳國玉璽,必須一代一代傳承給下一任天皇。

二位尼抱著三神器和安德天皇投海之後,據說八咫鏡和八尺瓊勾玉被源氏武士打撈起送回京都,但天叢雲劍就此深埋於海中;也看到一種說法是當年打撈到的只有勾玉和寶劍,八咫鏡後來被當地漁家撈獲,直至昭和時期才奉還皇室,可能也是因此在赤間神宮有這樣一座「八咫鏡奉鎮」碑,象徵神器在此處鎮守數百年。

025.JPG026.JPG027.JPG028.JPG

從面對本堂左邊的小徑走去,是平氏一門之墓,壇之浦一役中投海的平家人就長眠於此。不知道當時這些人的遺骨是否被打撈起,也許這裡只是衣冠塚,安慰著依然心有不甘的亡靈。

這個時候已經接近傍晚,沒有甚麼遊客,偌大的神宮境內好像只剩我一人。想到平氏在那場戰爭中最後的下場,原本微熱的天氣竟也轉變為涼意,怨念之深讓我有點不敢靠近這墓所太多。

其實我對平家並無太大的好感,我覺得這家族的起落正應了一句台語「囂張沒有落魄的久」,後來源賴朝的鎌倉幕府也一樣。以這樣的方式結束家門命運,畢竟骨子裡還是流著武士的血液,寫下一段悲壯的歷史。

029.JPG 030.JPG 031.JPG

往前走則是安德天皇的阿彌陀寺陵。門上的菊花紋是日本皇室的象徵。

與其成為家族的傀儡、權力的籌碼,也許龍宮城裡的日子還比較適合這個八歲的孩子。

032.JPG 033.JPG 034.JPG 035.JPG

關於壇之浦戰役有許多的故事與傳說。走出赤間神宮鳥居,對面濱海處立著一座沉重的石錨。

平家大將平知盛和源義經決戰到最後,眼見原以為是己方盟軍的陣營紛紛倒戈,大勢已去,於是走回一干女眾和天皇所在的御船上,冷靜地宣告「我認為平家之世已經結束了」*。

決定要赴死之前的人是怎樣的心情呢? 這樣曾經站在權力頂峰的一群人,就算赴死也要從容不迫衣冠整齊,我想像著當時,眾人可能一邊顫抖,咬著嘴唇為彼此打點,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詭異的沉默,心裡也許有所動搖,但也沒有時間讓他們猶豫不決了。

回到司令船上的平知盛看著家人們紛紛落海,長嘆一聲:「該看的都看盡了,此生已了無遺憾。*」然後穿上最沉重的那副鎧甲,身纏重錨,往海底最深處而去。

(*Resource: 宮尾本平家物語 (四)玄武之卷 p.316-339)

036.JPG 038.JPG

從赤間神宮沿著公路再往北走約一公里的地方,就是壇之浦古戰場所在地。現在只留一方石碑,以及手繪卷圖記錄當年戰爭慘況,憑弔著沉睡海中近千年的亡魂。

041.JPG

二位尼平時子抱著安德天皇投海的地點,約莫也在這一帶。

突然想起多年前旅遊北京來到故宮北面的景山公園,明朝崇禎皇帝自縊的那棵樹下,站在歷史曾經發生的地點,頓時感覺自己和曾經讀過只是在書本上的知識資訊相連接了起來。

040.JPG  042.JPG 043.JPG 044.JPG

這裡也矗立著源義經對戰平知盛的銅像,在2005年大河劇「義經」中飾演源義經的瀧澤秀明亦為雕像落成紀念留下了手印。

望著平知盛銅像高舉船錨的姿態,腦海中浮現的是阿部寬飾演的平知盛,站在船頭投海前一刻的堅毅神情。

045.JPG 047.JPG 048.JPG

沿著關門海峽海底行人隧道穿過關門海峽再回到門司港,海底隧道長約780公尺,最深處達到58公尺。

一路走過,也和當年戰爭中長眠海底的靈魂越來越接近,隧道中抽風機運轉規律的聲響,猶如誦經喃喃的梵音,經歷近千年的時空推移,希望這些靈魂都已找到其歸所,再世為人不再如此無奈、義憤難平。

 

[相關連結]

* 春帆樓: http://www.shunpanro.com/
* 赤間神宮: http://www.tiki.ne.jp/~akama-jingu/
* 関門トンネル人道:http://www.mojiko.info/3kanko/spot_jindo.html

[延伸閱讀]

* 馬關條約: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5%85%B3%E6%9D%A1%E7%BA%A6
* 平清盛紀行 赤間神宮:http://www9.nhk.or.jp/taiga/kikou/kiyomori/map50.html
* 赤間神宮周邊景點介紹:http://page.freett.com/buchishimo/kanko/danno/akama_0.html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3 Summer@ 北九州

arrow
arrow

    CO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